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转型路径研究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中,旧有的媒介生态被改变,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优势逐渐被淡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淡化“纸媒”的形式,积极主动去适应新媒体环境,寻找全新的改革策略。通过发挥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权威性,利用权威性强化自身的影响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积极与新媒体实现融合,以期对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的转型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法制类报纸;转型

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播格局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大量自媒体与“公民记者”出现、读者的流失、报纸广告的衰退、传统报业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报业通过转型谋出路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时代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全新的机遇。法制媒体,特别是法制类报纸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扬长避短,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的SWOT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的优势

1.专业性强

作为专业媒体机构,法制类报纸媒体在新闻信息的收集、编辑以及发布上,具有完善的新闻生产流程和专业素质过硬的采编人员,有着先天的优势,部分法制类报纸媒体已经凭借这一优势创设出独特的品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相关报道方面更为客观,分析更为透彻,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阅读体验好

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体相比,法制类报纸媒体的阅读体验更好。纸媒相比新媒体有一种更加复古、真实、深度的阅读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本身就是提倡短平快快餐化阅读的新媒体屏幕阅读所不具备的。[1]再加上油墨印刷也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不容易出现疲劳感,一份报纸、一杯茶是以往人们所追求的惬意生活。

3.携带方便

报纸相较于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电子类产品而言,因其特殊的材质及规格,容易保存,加之易折易放,更便于携带,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进行接收,不受电源等其他外部条件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阅读。此外,报纸的纸张轻薄,也便于人们在阅读时随时做标记,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来填充零碎时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的劣势

1.时效性差

一份法制类报纸从制作到送到读者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这样下来,报纸的出版周期一般需要24小时。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相对于即时更新的网络媒体新闻,报纸新闻的时效性较弱,就很容易由新闻沦为旧闻。

2.空间有限

法制类报纸受限于本身的版面,其空间有限,信息量不大,虽然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报纸一再尝试加版,即便如此,其信息承载量还是无法与新媒体相比。

3.互动性弱

在网络出现之前,法制类报纸信息传播采用的是单向传播模式,与受众的互动方式很少。而互联网的发展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发出评论,参与互动,这就大大提高了互动性,效果相对较好。与之相比,法制类报纸黯然失色。

4.信息方式单调

法制类报纸信息的呈现主要借助图片与文字,即便是精心处理,还是受自身的传播载体所限,方式较为单调。而新媒体除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内容外,更是影音兼备,这也与当今快速的生活节奏相契合。因此,在这方面,报纸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媒体的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的支持

面临着传统纸媒的衰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目前,各个传统的法制类报纸媒体纷纷主动与新媒体结合,朝着“数字报业”的方向发展,发挥原创内容与新闻内容的优势,旨在占领新型产业内容制高点。进入到“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中央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传统纸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此,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纸媒的转型提供了保障。

2.新媒体自身的缺陷

可以说,每一种媒介形式在拥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自身局限性。因此,新媒体自身的缺陷也就成为传统法制类报纸发展的机遇。换句话说,网络新媒体本身具有的劣势将会给传统法制类报纸的发展带来机会。首先,新媒体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内容原创性不足。大多数网络新闻信息都是对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信息的转发,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二手”信息所带来的原创性的缺乏问题,是网络媒体发展所不可避免的难题。其次,新媒体自身的缺陷表现为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信息平台,不像传统法制类报纸有专门的编辑人员进行核实审查,自然免不了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再次,新媒体自身的缺陷还表现为侧重性及深度性的缺乏。网络信息的一大优势在于数量极其繁多,但正是如此,使其难以分辨侧重性,更不要说深度性了。对用户来说,也就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信息。

(四)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纸媒面临的阻碍

1.环保政策的影响

节能减排,已经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认可,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参加气候变化大会时承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方面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并将“印刷行业”纳入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重点。与纸媒相比,新媒体能源消耗少,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其中的内容也可以反复使用,与如今环保的主题是非常契合的。

2.年轻群体上网习惯的影响

如今的年轻人,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就是互联网。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以上,在年轻一族中,网络的普及率更高,10岁~39岁的网民占全国网民数量的75.1%,手机用户数量也急剧增加。与之相比,法制类报纸受众数量大幅下滑,法制类报纸在全国平均日达到率从2002年的71.2%降至如今的39%,越来越多的受众流向了新媒体,这在客观上直接对传统法制类报纸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3.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的即时通信工具、个人数据库、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将其中每一项功能延伸出来,都可以打造一个大型的服务类平台。与之相比,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功能非常单薄,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法制类纸媒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4.运营成本上涨的影响

如今,大多数网络新兴媒体都是免费为人们提供信息,而订阅法制类报纸则是需要付费的。因此,与新媒体相比,报业的运营成本是很高的,而这高出的部分主要是新闻纸和印刷设备。从2008年初至今,新闻纸张价格的全面上涨,以报业为主的传统媒体在新一轮纸张价格上涨推动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后,整个产业链可能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可变因素,譬如在能源、运输、人力成本方面的压力似乎会愈渐明显,而这些可变因素将对报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将大大挤压报业的盈利空间。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优势逐渐被淡化。报纸的消失并非危言耸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传统法制类报纸必须淡化“纸媒”的形式,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寻找全新的改革策略。

二、新媒体环境下法制类报纸转型路径

(一)发挥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权威性

新闻在整个媒介与信息的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新闻在信息泡沫化的大趋势中更应该保持必要的品位和品格。[2]这种品位和品格具体到法制类报纸上来说,就表现为法制报道的公信力,体现为法制报道的权威性。

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就是这一媒体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在受众心中的位置,法制类报纸的公信力,需要建立在道德规范与诚信机制的基础上,这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的公信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无论传播机制如何多元、传播方式怎样转变,公信力依然是法制类报纸媒体需要坚持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法制类报纸都担任着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重任,需要及时帮助政府发布重大的法制政策与信息,这是法制类报纸的最大竞争力,必须珍惜这一优势资源,凭借长久以来树立的口碑,获得相关部门的最新资讯,通过畅通的渠道发布权威信息。为此,法制类报纸媒体需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从源头把握好新闻的来源,制定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一名法制类报纸从业人员,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客观的看法,发挥出自身采编团队的优势,锻炼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选择生动、客观、全面的信息,时刻恪守新闻基本原则,将真实、客观的信息展现给大众,从本质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提高法制类报纸的公信力。

(二)利用法制类报纸的权威性强化自身的影响力

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纸媒的信息来源渠道相对正规,同时也拥有较为专业的媒体“把关人”,所以其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重视法制类报纸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其在信息权威性方面的优势,是做好法制类报纸转型的基础。

对于法制类报纸而言,关注法制现象、报道法制事件、传递法制力量,是自身践行的目标;作为法制新闻从业者,要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用法制新闻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人们的法制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法制也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与学习中,作为法制类报纸,要牢记自己的任务,利用权威性发挥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三)提高法制类新闻报道的思想性

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比报纸快得多,导致法制类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速度上丧失了优势。但是,无论何种情况,获取信息才是人们接触媒体的真正目的。“信息”不仅是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报纸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不是它的纸张形式,而是其数百年来形成的完备的采编体系和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它在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疑难困惑进行深度解释说明等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要做到新闻报道的与众不同,就要求我们对新闻报道视角进行理性的再思考,把握新闻报道视角选择的逻辑规律,挖掘新闻报道视角的思维深度。[3]所以,提高法制类新闻报道的思想性,确保法制类报纸所刊内容的质量,就是提升法制类报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法制类新闻可以从思想性着手,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新闻作为宣传、教育的工具,表达出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与政治立场。通过对法制类新闻事件的报道,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法治精神,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四)与新媒体实现完美融合

伴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传统报纸媒体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转型的本质是融合发展,协同创新。[4]法制类报纸要想获取到转型的机会,需要积极与新媒体进行完美融合,开辟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等,提高新闻产出效率,利用适宜的渠道发布信息。在推进报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紧紧围绕运营模式创新这一核心,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提升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新规律,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报纸转型升级。[5]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这就弥补了采编队伍有限的缺陷。因此,法制类报纸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这一互动沟通平台,引导受众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当然,对于来源不明的新闻,必须进行系统把关,提高内容的可信度与品质。

此外,内容是传媒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而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传播,才能发挥出内容的最大价值。传统法制类报纸媒体转型某种程度上就是平台的转移,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手机上网比例不断增多,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上网比例则呈下降趋势。这就向我们指明了未来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用户在哪儿,未来转移的平台就在哪儿。另外,法制类报纸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以新闻版权为核心,消除版权乱象带来的转型障碍,围绕内容为王打造盈利模式。这是一种真正立足于做好新闻并兼顾商业利益的考量。

三、结语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法制类报纸媒体的顺利转型,就要正确认清困境,强化优势,弥补劣势,还需要从平台、内容、权威性等方面着手,从而拓宽发展路径。(作者为河南法制报新闻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郝雨,路阳.全媒体生态下都市报的命运与前景[J].新闻爱好者,2013(1).

[2]郝雨.论人的新闻[D].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

[3]曹丹丹.报纸转型期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逻辑[J].新闻爱好者,2016(3).

[4]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5]段乐川,李德全.报纸微信运营模式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5(1).
 

相关产品

评论